杭州商业格局变了
万象城冲到了前面!华润内部数据显示,2024年这家商场销售额达到130亿,首次超过老牌杭州大厦。要知道,杭州大厦可是霸榜多年的"老大",如今却传出去年销售额下滑超十亿的消息。
高端商圈"铁王座"易主
钱江新城的万象城,开业仅十几年就改写历史。它用"冰纷万象滑冰场"、苹果直营店等首店经济吸引年轻人,而杭州大厦的百货模式逐渐显得老派。湖滨银泰IN77也在2023年挤进百亿俱乐部,三家商场形成三足鼎立。
商场不拼购物拼体验
"外摆经济"成了新武器。武林路夜市每晚涌入4.2万人,万象城露天餐桌让营业额涨了12%。市民王女士说:"现在逛商场,吃饭拍照比买东西时间还长。"这种变化倒逼传统商场转型——杭州大厦开始增加餐饮比例,湖滨商圈把美食街搬进APP,边逛西湖边点单成了新玩法。
综合体遍地开花遇尴尬
全城100多个商业体看似热闹,实则冰火两重天。城西的西城广场、未来科技城博雅城接连倒闭,临平万宝城靠肯德基撑场面。有业内人士吐槽:"三公里内五个综合体,客源怎么够分?"
政策推手改变游戏规则
2023年的"外摆新政"像是催化剂。97个重点商圈允许摆摊设点,商家销售额平均增长15%。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商业用地频繁"改嫁"——西湖区200米高楼变住宅,蒋村最后宅地来自商铺改造。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,能解燃眉之急,还是埋下新隐患?
眼下杭州商业正经历阵痛期。万象城们用新业态撕开突破口,老商场在转型中摸索重生,而那些盲目跟风的项目,终将被市场淘汰。这场洗牌背后,藏着城市消费升级的密码,也写满商业竞争的残酷。